“大咖”講述“大國重器”(我在科普⑥)
![]() |
“科技樹”概念圖。 活動主辦方供圖 |
“夢天實驗艙入軌后順利轉位,中國空間站‘T’字基本構型在軌組裝完成。我們會相繼發射天舟五號貨運飛船和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將3名航天員發射入軌。屆時,將有6名中國航天員同時在空間站工作生活?!苯?,在騰訊科學WE大會十周年現場,中國工程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空間站系統總設計師楊宏介紹了中國空間站建造的最新進展。
“在應用與發展階段,中國空間站將打造成國家級太空實驗室,為全球創造開展多領域空間科學實驗的良好條件,為人類科技、科學進步做出貢獻?!睏詈暾f。
“人造太陽”項目負責人李建剛院士、“中國天眼”(FAST)總工程師姜鵬、“奮斗者”號總設計師葉聰等鑄就“國之重器”的技術帶頭人,也在WE大會舞臺上向公眾分享了中國在未來能源、宇宙溯源、空海探測領域的技術自主攻堅之路及前沿突破。
李建剛介紹,中國自主研制的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擁有類似太陽的核聚變反應機制,是全球首個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承載著實現“終極能源”夢想的科學任務。去年,EAST兩次刷新世界紀錄,實現了可重復的1.2億攝氏度101秒、7000萬攝氏度1056秒的離子體運行,標志著中國在穩態高參數磁約束聚變研究領域繼續引領國際前沿。
“下一步,EAST計劃實現億度上千秒,甚至不限時地運行,為未來發電奠定扎實基礎。中國聚變工程實驗堆(CFETR)也在建設中,將攜手國際點亮第一盞‘聚變之燈’?!崩罱▌傉f。
“中國天眼”(FAST)是目前全球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自2016年9月落成啟用以來,FAST催生了一系列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學產出,拓展了人類探索宇宙奧秘的邊界。
姜鵬說,今年10月底,“中國天眼”發現了迄今宇宙最大的原子氣體結構,這體現了我國天文觀測設備在極端暗弱天體條件下的前沿探測能力。在講述建造調試這一“觀天巨眼”的技術攻堅之路時,姜鵬坦言,巨大工程體量與毫米級動態控制精度的矛盾,是貫穿FAST整個建設階段的核心難點。
2020年11月,“奮斗者”號成功坐底馬里亞納海溝,創下中國載人深潛10909米新紀錄,標志著中國在大深度載人深潛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葉聰介紹,目前“奮斗者”號已進行了21次萬米級下潛應用,帶領27位中國科學家探索過萬米海底。
中國載人深潛自2002年起步,歷經“蛟龍”號、“深海勇士”號、“奮斗者”號3臺深海載人潛水器及系列無人潛水艇,初步建立全海深潛水器譜系。葉聰說:“后續,我們將推動系列載人潛水協同作業,在更復雜的探測任務中發揮更大優勢,以發掘更多探測成果?!?/P>
古魚類學家朱敏院士在會上展示了“從魚到人”探源研究的最新成果。9月底,《自然》雜志以封面形式發表了朱敏團隊的4篇論文。該系列論文向世界展示了一批距今約4.4億年的志留紀早期魚類化石,公布了有頜類起源與最早期演化的研究成果。這改寫了有頜脊椎動物崛起的傳統認知,填補了人類演化史的空白。
兩位諾貝爾獎得主,韋布空間望遠鏡高級科學家約翰·馬瑟、DNA修復之父托馬斯·林達爾也在大會上分享了“韋布”宇宙觀測的系列成果以及癌癥治療的最新研究進展。
騰訊科學WE大會從2013年開始,每年邀請全球頂尖科學家,面向公眾分享最具突破性的科學發現和前沿思想,助力營造熱愛科學、崇尚創新的社會氛圍,提升公民科學素質。騰訊高級副總裁郭凱天在現場宣布,騰訊正在深圳前海新總部建造一座開放的永久科技館,將聯合頂尖科研機構,運用人工智能和全真互聯技術,打造一棵數實融合的人類百年“科技樹”。
這棵“樹”將以基礎學科為根脈,以學科的發展演變為枝干,系統性呈現百年科學的發展脈絡及突破性成果,讓人沉浸體驗人類科學成果。騰訊將以開放機制,邀請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共創“科技樹”,持續記錄科學進展。
標簽:
[責任編輯:]
猜你喜歡
- (2022-11-11)最新快訊!東阿阿膠擬25億買理財,中小股東現場投出近50%反對票
- (2022-11-11)環球微速訊:A股上半年牛熊榜出爐,最高累計漲幅超300%
- (2022-11-11)【環球新視野】恒泰艾普(300157):新錦化機與龍華煤業簽訂煤炭分級分質清潔高效綜合利用項目壓縮機組買賣合同
- (2022-11-11)全球動態:特力A(000025)控股子公司特發華日中止聽證
- (2022-11-11)今日要聞!康弘藥業(002773)擬授出12萬份股票期權 行權價為14.97元/股
- (2022-11-11)全球播報:股價異常波動 金剛玻璃(300093)再收深交所關注函 要求說明是否存在提前泄漏內幕信息的情形
- (2022-11-11)【世界速看料】優信(UXIN.US):1億美元新融資協議正式簽署